2012-07

文化“为人民”的历史跨越
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

《讲话》在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传播与接受

人民性、大众性、民族性: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的三重身份叙事

后现代视野与文学经典问题域的新问题

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”在中国的理论行程

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历史进程

马克思与意识形态批判的三重维度

“文如其人”命题探微

佛教思想与文学性灵说

两周时代“命”意识的特点及其对中国“悲”意识的影响

露丝·伊利格瑞的阴性女性理论

日常生活价值重构

文学批评的价值坚守与批评家的责任意识

符号作为人的存在方式

寻找灵魂:建立一种主体符号学

小说叙事的身体符号学构想